二号站登录入口中国走向世界的“信用证”
2023-05-01 10:38
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各类认证认可机构(含子公司)470家、检验检测机构36327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75.33万张,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32.52亿元,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参与并跟踪37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4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1份双边合作互认协议,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全部4个合格评定互认体系和国际认可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所有互认安排……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特点,
二号站登录入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方式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经济贸易发展,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1981年~2000年:20年发展初露锋芒
由国家认监委编著的《“认”重道远》一书中记载,1981年4月,我国建立第一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QCCECC);1984年,成立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这两个委员会相继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相应机构的全权成员和委员会成员,标志着认证认可开启了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推行认证制度,相继建立了对家用电器、电子娱乐设备、医疗器械、汽车、食品等众多产品认证制度,涉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监督、环保、公安、信息产业和宏观政策调控等众多政府管理部门。
2001年~2011年:统一管理造就认证认可大国
认证认可进入我国以后的20年间,我国一直存在两套认证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和质量技术监督,前者为了严把国门,对进口商品推行“CCIB标志”认证;后者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对国产商品推行“长城标志(CCEE)”认证。两套认证制度的并存,既不符合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又增加了国内市场的准入成本,曾成为我国“入世”谈判的焦点。
为适应我国“入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001年8月,国务院在批准成立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同时,批准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授权其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
光阴流转,岁月如梭。2011年,由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认证认可十件大事评选”揭晓:
2001年12月,我国开始实施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
2002年4月,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成为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认证认可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